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4集力行分享 |
|
张海燕学长 |
|
|
“无心非,名为错。有心非,名为恶。过能改,归于无。倘掩饰,增一辜。”人生在世,习气使然,每天都不知犯多少过失。修行,就是要修正过失。袁了凡先生说:“一日不知非,即一日安于自是。一日无过可改,即一日无步可进。天下聪明俊秀不少,所以德不加修,业不加广者,只为因循二字,耽搁一生。”诚哉斯言! 本周,我力行改过,纠正了两个过失: 第一个,上课时为维持纪律而发火。我所任教的四年级,孩子年纪都在九岁左右,活泼好动,缺乏自我约束力,所以课堂纪律一直较差,这也是令我非常头疼的问题。常常在学生闹得无法讲课时,我冲他们大吼,用发脾气的方式“镇压”,才能换来一时的安静,听我讲下去。时间一长,孩子们都知道张老师爱发火,心脏都生病了。我深知这样不好,暗暗下功夫调整心态。这两天,我上课前与学生交流:你们是喜欢发火的老师,还是喜欢微笑的老师?学生答:喜欢微笑的,不喜欢发脾气。我就告诉他们:老师这节课努力不发脾气,希望同学们帮助我。当我忍不住时,我会告诉你们。你们纠正自己讲小话、玩闹的状态就是帮助老师了。学生们都表示配合。所以从昨天到今天,我基本上没有发火。 我自己觉得太难得了!因为自己脾气暴躁,不知犯过多少错误!祝愿自己以后化性成功,永远不发脾气! 第二,因辱骂、误会学生而道歉。作为一个老师,也是凡人,身上有许多缺点。我就曾经因为学生屡教不改而口出恶言,事后很后悔。昨天课堂上又对一个学生出言不逊。事后,我还是找来了那个学生,向他谈起这件事,结果他并不知道是骂他,也已经忘记老师骂过什么了,即使这样,我还是真诚向他道歉。学生显得很感动,脸上有一种突然间“懂事”的表情。 在批改作文时,看到一个女孩子提到上学期运动会时,她并没有在排队时乱动,但被一个学生误告,又有很多学生举手证明,结果老师让她上台向全班同学道歉,她觉得非常委屈,躲在厕所里哭,并且说她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件事。我看了之后,找来这个女生,真诚向她说:“如果老师确实误会了你,我向你道歉,希望你不要记在心上,因为老师当时确实没有时间仔细调查。当然也可能是你确实动了,但自己没有意识,所以才有那么多同学举证。如果是这样,我们也要反思一下自己。总之,你是一个有忍耐力的孩子,心里憋个委屈憋了这么长的时间,还能一贯地尊敬老师,真的很难的。”说完这番话,她的脸上神色很复杂,有点小小的不服气,有点不好意思,还有点感动。但很快,就恢复了快乐的表情。 此外,还有一个小小的过失纠正了,就是主动去接电话。办公室里经常有人打电话来,多是学生家长。往往是学生课间打电话给家长,家长没接,然后上课时家长又打过来。一次又一次,我觉得很烦,有时干脆就不接。细细反思,还是没有为他人着想,净为自己“清净”考虑了,算是过失一件吧。这两天,这个过失也纠正了。 当然,每天晚上反思时,都还有一大堆的过失,比如迎合别人,背后道人是非;办公室有家长来,不知道起立,仍旧坐着;好面子,重名利;见善而行之不勇…… 过恶猥集,人越活越昏暗;力行改过,越过越清明。与诸位学长共勉!
最后,感恩《弟子规》,感恩读书会,感恩弟子规公益网站及工作人员,感恩各位学长!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